月老的傳說:千年前的愛情故事
來源:中國藝術傳播網 作者:佚名
說到月老的故事,在唐代之前,并沒有記載。據《商丘市睢陽區志》古城傳說與典故選介中記載,月下老人和定婚店的傳說就發生在如今的商丘。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杜陵(今陜西長安東南)書生韋固去清河(今山東臨清縣東北)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古城)。他不顧長途跋涉和舟車勞頓之苦,陶醉于宋城南湖迷人的風光?墒,只顧游覽觀光,不覺玉兔東升。韋固看天色已晚,無法進城投宿,便投宿到城南關一個客店里。睡至半夜,城樓上的更鼓聲將他驚醒,便起身出了客房。只見明月皎潔,如同白晝。欣然陶醉,不由詩興大發。吟詩道:月下飛天鏡,嫦娥亦多情。窗外頻窺視,傾慕我韋生。今宵結秦晉,不枉游宋城。
韋固吟罷,會心一笑,更加興致勃勃,趁著皎潔的月色,不覺來到了龍興寺大院。只見一位老人,鶴發童顏,仙風道骨,正坐在石桌旁的石鼓上翻閱書卷。韋固頗感奇怪,向前問道:“老人家,深更半夜看何寶書?”老人捋著長髯笑道:“天下婚姻之書!表f固不解道:“何謂婚姻之書?”老人道:“天下所有人的婚姻大事,皆記在我這書中!表f固又發現老人身邊有一袋子,不禁問道:“袋子里裝有何物?”老人道:“皆是紅繩!表f固問道:“紅繩有何妙用?”老人笑道:“可不要小看我這紅繩。這紅繩若系男女之足,即是冤家對頭,也就成了割不斷的夫妻!表f固道:“有人給我介紹清河司馬潘昉之女,能成否?”老人道:“不可。你的妻子就在此城北。有位瞎了只眼賣菜的陳氏婦人,懷抱那個三歲的女孩,就是你的妻子。十七歲可與你成親!
第二天佛曉,韋固帶上家奴,按月下老人所指,來到了城北。果然發現一位瞎了只眼的婦女,懷抱一個幾歲的女孩,不僅穿得不好,長得也不美麗,心里很不是滋味;氐娇偷,越想越難受,便生了歹心,決定派家奴殺死這女孩。
家奴本不愿意去干這傷天害理之事,但又不能違背主子,只好去行刺。一刀刺去,正好刺在女孩的眉心。街上的人見了,吶喊起來,家奴乘混亂之機逃之夭夭;氐娇偷,向韋固報告說:“少爺,奴才已奉命殺死了她!表f固聽了心中害怕,便和家奴連夜逃離了宋城。
14年后,韋固中了進士,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做了參軍。刺史王泰見韋固一表人才,年輕有為,欲招他為婿。韋固心想:倘若有個刺史岳丈,今后飛黃騰達就有了靠山,便欣然同意。
喜期那天,韋固進了洞房,挑起紅蓋頭,見新人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不由心花怒放。但令他不解的是,作為面部裝飾的金鈿,不是貼在額頭正上方,而是貼在眉心。韋固便含笑問道:“夫人,怎么把金鈿貼在了眉心?”夫人嘆了一聲道:“說來話長。我父親原在宋州宋城做知縣,為官清正,愛民如子,因勤政操勞,病死在任上。母親非常悲痛,日夜啼哭,不久也病重身亡。從此我便成了孤兒。多虧好心的奶媽,將我收養,以賣菜為生,我們母女相依為命。我3歲那年,被歹徒在眉心刺了一刀,留下了疤痕。為遮丑便將金鈿貼在了眉心!表f固問:“難道刺史大人不是你的親生父親?”夫人道:“王大人是我叔父!表f固恍然大悟,于是就如此這般說了個明白,說罷又唏噓長嘆。夫人詭譎一笑:“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何必再尋煩惱?既然月下老人將咱倆拴在了一起,咱就白頭偕老吧!只是別再派人行刺就是了!表f固笑道:“如此美麗賢慧的夫人難尋,只怕失去,安能忍心行刺呢!”從此,二人恩愛有加。這正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千里姻緣一線牽!
據說,夫妻從此更加相敬如賓,后來生了個男孩叫韋鯤,作了雁門太守。王氏也被朝廷封為“太原郡太夫人!
韋固和夫人念念不忘宋城。后來夫妻舊地重游,專程來到了宋城南關客店里,向店主講述了他們的往事,店主聽后連連稱奇。一傳十,十傳百,不幾天便家喻戶曉。宋城知縣大人聞訊后,親臨客店寫下了“定婚店”的匾額。從此,南來北往的客人紛紛到定婚店投宿,并深夜去龍興寺光顧,都想見見那位慈祥的月下老人,問問自己的婚姻大事和前程。
·上一篇文章:南郭先生
·下一篇文章:無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
http://www.mybeautydigest.com/news/minjian/22610143558F5B3J6AA2J8E1IG25JB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