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村和盜賊
來源:中國兒童文學網 作者:新美南吉
劉文剛 譯 一 從前,有五個盜賊來到花木村。 那是初夏的一天,無邊的晴空下,嫩竹剛長出尖細的綠芽,松蟬在林中吱吱地鳴叫,五個盜賊從北方沿著小河走來。 花木村的村頭是一片長著山楂樹和苜蓿草的綠野,一群放牛的孩子正在這里玩耍。草叢中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一直流到村里。一架水車咕嚕咕嚕地轉動著?吹竭@番動人的景象,盜賊們不禁喜上心頭,他們斷定這個安定富足的村子里,肯定有不少有錢的人家。 盜賊們鉆進草地里。年齡最大的盜賊頭子說:“我在這兒等著,你們幾個到村里去轉一下。你們剛剛跟我學偷盜,不要糊里糊涂,要好好留意那些有錢人家的窗戶是不是結實,院里有沒有狗,要凋查清楚。好了,都去吧!我是前輩,在這兒抽袋煙等你們回來。” 盜賊頭兒把徒弟們打發走以后,一屁股坐在河邊的草地上,板著臉吧嗒吧嗒地抽起煙來。他是一個放火、偷竊、無惡不作的大盜賊。 “直到昨天,我還是單干的盜賊,今天,第一次成為盜賊的頭兒。”頭兒自言自語地說,“看來,當頭兒實在不錯,事情讓徒弟們干,我在這兒躺著就行了。” 一會兒,徒弟釜右衛門回來了。直到昨天,他還是一個走街串戶的鍋匠,專門修造鐵鐵鍋和茶爐子。 “頭兒,頭兒!”釜右衛門不停地喊道。 盜賊頭兒從菜花兒地里忽地一下站了起來:“臭小子,嚇了我一跳……村里怎么樣?” “太好了,頭兒,有了!有了!有一家大戶人家,他家有一口能煮三斗米的大鍋,值大價錢哪!院里還有一口大鐘,要是砸碎了,起碼能做五十個茶爐。怎么,你以為我撒謊?” “混蛋透頂!”頭兒呵斥道,“你小子三句話不離本行,哪有只去看飯鍋和吊鐘的賊?喂,你手里拎那口破鍋干什么?” “這是我路過一家門口時,看它掛在檜樹籬笆上,鍋底有個窟窿。我忘了自己是賊,告訴那家媳婦說,拿二十元錢就能給她修好。” “真是個糊涂蟲,你根本就沒把我們這行買賣裝進腦子里!” 盜賊頭兒就這樣把徒弟教訓了一頓。然后命令道:“你再到村里轉轉,好好看一看!” 釜右衛門提著那只破鍋,返回村去。 這時,徒弟海老之丞回來了。直到昨天,他還是一個鎖匠,專門給大家修鎖。 “頭兒,這個村子不行!”海老之丞有氣無力地說,“無論是倉庫還是門上掛的鎖都不像個樣子,連小孩都能把它們扭開。照此看來,我們的買賣恐怕沒希望了。” “什么買賣沒希望了?” “嘿,修鎖呀!” “你小子也本性難改!就是這樣的村子我們的買賣才好干。門鎖越不結實,我們下手豈不是越方便嗎?糊涂蟲,再去一趟看看!” 接著回來的是少年角兵衛。他是從越戶地區來的耍獅子的藝人。直到昨天,他還靠在人家門外表演倒立或翻筋斗,賺錢糊口。 角兵衛邊吹笛子邊走。頭兒在草地深處還沒看到他的影兒,就知道他回來了。 “你怎么總是吱吱地吹笛子?當盜賊應該盡量不出聲的。”頭兒責備說,“你小子看到什么了?” “我順著河往前走,看到一所小房子,滿院子菖蒲花。房檐下有一個須發眉毛全白的老頭。” “嗯,那老頭兒裝錢的小罐子很可能藏在房子石臺的下面。”盜賊頭兒判斷說。 “那老爺子正吹著笛子。那笛子雖然簡陋,聲音卻好聽極了。那美妙的笛聲,我還是頭一次聽到呢!老爺爺看到我愛聽,便笑咪咪地連吹了三支長曲子。作為答謝,我給老人家連續翻了七個筋斗。” “你真羅嗦!”頭兒不耐煩地說,“那后來呢?” “我跟他說那笛子真好。老爺爺指給我看一片竹林子,說這笛子就是用那地方的竹子做的。我到那地方一看,嗬!數百條竹子發出沙沙的響聲……” “從前聽說竹子里出現過金子的光亮。怎么樣,你看到什么沒有?” “我順著河往下走,看到一座小尼姑廟,廟里站滿了人,正在舉行澆花廟會。人們往小小的釋迦牟尼佛像上倒甘茶水。我也倒了一杯,又喝了一杯。要是有茶碗,我會給你也捎來一杯的。” “嘮嘮叨叨的,真是無用。在那樣亂哄哄的人群里,應好好瞅瞅別人的衣兜。笨豬崽子,你也再去一趟!” 最后回來的是鮑太郎。他是從江戶地區來的木匠的兒子。直到昨天,他還在巡視寺院和神社的門窗,一心想學習木匠的手藝。 “你這小子,大概也沒看見什么正經東西吧?” “不,我看到財主了,財主……”鮑太郎激動地說。 聽到“財主”二字,頭子立刻露出笑臉:“噢,財主?” “財主,財主!是很闊氣的財主!” “嗯!” “進到客斤,我往天花板一看,是日本九州杉木做的。我家的老父親要是看到這個,不知該有多高興。我簡直看直眼了……” 說到這,鮑太郎猛然想起自己是盜賊,身為盜賊,怎能說這些沒出息的活。他不禁慚愧地低下了頭,不等頭兒吩咐,便轉身又回去了。 “羅嗦!羅嗦!”只剩下頭兒一個人了,他老臉朝天,仰身躺在草地里,自言自語道:“當盜賊的頭兒也不是個輕松的事呀!”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
http://www.mybeautydigest.com/news/japan/13126235141B490F73IH54B84DIIAG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