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癮危害多:過量多巴胺分泌令大腦功能受損!
來源:學習力教育專家余建祥工作室 作者:佚名
大量的研究表明,網絡和游戲成癮都會對青少年的大腦帶來功能和結構上的改變。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過度使用電子設備上網和玩游戲可能會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造成什么影響。 多巴胺大量釋放令大腦受損 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它主要負責傳遞興奮的信息。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愛情之所以美妙,毒品之所以容易讓人沉淪,皆是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 科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人們在玩視頻游戲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長期釋放大量多巴胺,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什么變化嗎? 一項近來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會使我們大腦內的左腹側紋狀體發生變化。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玩視頻游戲的青少年(每周多于9小時)不僅比不常玩視頻游戲的同齡人擁有更大的左腹側紋狀體,在面對游戲中的失分時,他們這一大腦區域的活動也更為活躍。 另一項由韓國和美國科學家進行的研究表明,在連續十天每天玩一小時以上的網絡游戲之后,實驗參加者面對游戲信號時的大腦反應類似于藥物成癮者面對毒品時的大腦反應——二者的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眶額葉皮層、海馬旁回和丘腦都會被激活(見圖一)。 有國內學者根據網絡成癮診斷問卷(IADDQ)和網絡成癮障礙癥診斷標準(IADDC)篩選出5名18-22歲的網絡成癮者,并對他們進行了研究。通過使用多巴胺運轉蛋白掃描技術,他們發現,網絡成癮者大腦紋狀體的多巴胺轉運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他們雙側紋狀體的體積和重量也顯著減少。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網絡成癮可能有著與其他成癮性疾病相似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它也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大腦損傷。 頻繁地通過手機訪問社交網絡、玩游戲、獲取消息會給我們的大腦帶來源源不斷的新信息,這會使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續走高。研究發現,網絡使用障礙患者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分泌多巴胺的中腦腹側被蓋區(VTA)會被持續激活。 簡而言之,一旦習慣了高多巴胺水平的活動,其他活動對我們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這就好比當我們面前放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炸雞、薯條和巧克力時,我們很難走去桌子的另一頭吃清水煮白菜,盡管長期來說,后者對我們的身體更為有益。 大腦灰質的體積萎縮 大腦的灰質相當于大腦的CPU,是認知功能的重要載體。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網絡成癮會使大腦灰質的體積減少。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大腦存在結構性改變。通過對比18名網絡成癮青少年與15名健康青少年的大腦成像結果,他們發現,“網癮”青少年在某些大腦區域的灰質密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其中包括與成癮密切相關的腦島和控制情緒的扣帶回(見圖二)。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借助基于體素的形態學分析技術(VBM)研究了18名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大腦形態。他們發現,這些青少年在五個大腦區域的灰質體積出現減少,其中包括雙側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青少年大腦灰質的體積大小與他們網絡成癮的時間顯著相關(見圖三)。 第二,前額葉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大腦區域,它肩負著計劃、管理和沖動控制等重要職能。如果兒童和青少年的前額葉發生改變,那他們對自身語言和行為的控制能力就有可能下降,具體可表現為缺乏耐心,容易發脾氣,難以專注。第一,如果兒童和青少年的扣帶回受損,他們對情感的控制能力會下降,這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這些研究結果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發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思考。 大腦白質纖維的連接減少 白質纖維就像大腦里面的電線,負責在神經元之間溝通傳遞信息。 安徽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網絡游戲成癮者的大腦白質會出現結構性變化。這項研究由17名13-19歲的青少年參加,其中包括13名女性和4名男性?偟膩碚f,大腦白質纖維的減少既可能出現在左右兩側大腦半球之間,也可能出現在同一側大腦半球之內;既可能出現在負責認知功能的腦區之中,也可能出現在主管情緒功能的腦區之中。 白質纖維的減少會導致神經元信號傳遞速度減慢,回路變短甚至紊亂,進而引起記憶功能的減弱與認知情緒功能的紊亂。顯而易見,這些改變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 大腦皮層的厚度減少 皮層厚度是衡量大腦灰質結構變化的一個指標。 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網絡成癮量表(YIAS)篩選出15名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并對他們的大腦眶額葉皮層厚度進行測量[11]。研究結果顯示,網癮青少年的大腦右側眶額葉皮層厚度顯著低于對照組青少年(見圖四)。由于前額葉涉及眾多高級認知功能,這一變化也會引起認知功能的下降。 大腦的認知功能受到損害 網絡和游戲成癮會對大腦的認知功能造成損害。已有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者對獎賞敏感而對損失不敏感,這可能解釋了他們為什么能夠維持成癮行為。另外一項由18名16-22歲網絡游戲成癮者參與的研究顯示,網絡游戲成癮還和部分腦區的異常自發性大腦神經活動有關。 對現今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他們從出生起就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電子設備打交道。既然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可能會對他們的大腦造成各種不利影響,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盡量減少這些不利影響呢? 首先,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制定一個標準:嬰兒完全不使用電子設備,3-5歲的兒童每天可使用一小時電子設備;6-18歲的青少年每天可使用兩小時電子設備。 其次,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們合理地使用電子設備,例如鼓勵他們使用電子設備輔助學習。另外,家長也應該帶領孩子們多參加社交活動和戶外活動,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不同方面的樂趣。 最后,對于孩子們良好的表現,一定要給予明確的贊揚和肯定。對于孩子們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的不良行為和習慣,不要妥協,也不能放縱?梢允褂脺睾偷恼Z氣,用他們能夠理解的形象語言和他們進行溝通,使他們意識到這些行為的危害以及替代選項的好處,從而改變決心自己的行為模式。
圖一 區域性腦血流量變化
圖二 網癮青少年的大腦灰質密度在(A)左前扣帶回皮層、(B)左后扣帶回皮層、(C)左側腦島和(D)左舌回顯著低于對照組青少年
圖三 A. 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大腦灰質體積減少;B. 三個大腦區域的灰質體積與網絡成癮時間顯著負相關
圖四 網癮青少年與健康青少年的大腦皮層厚度對比;紅色區域:網癮青少年的大腦皮層厚度大于健康青少年;藍色區域:健康青少年的大腦皮層厚度大于網癮青少年
·上一篇文章:迷戀電子產品,孩子大腦會發生什么變化?
·下一篇文章:小學神童為何后勁不足?“早學培優”是一種偽學習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
http://www.mybeautydigest.com/news/guancha/2181455727JB6K9EJ4KF20A622479K.htm